图说江西
更多
时尚看点
凤姐素颜浓妆大不同
超低卡路里:日式瘦身食谱亮相
你能识破男人的6大诱惑伎俩吗
这些蔬果 让你不知不觉中变白
研究:女士身材越高收入会越高
12星座男眼中女人最诱人的动作

您当前的位置 :新参考文摘 > 汽车 正文
商务部澄清谣言:进口汽车不会大幅降关税
//www.jxnews.com.cn    2015-06-19 15:04   来源: 新京报
【字体:  】 【进入论坛】  编辑: 敖水林   Email:aslin_921@tom.com 

商务部澄清谣言:进口汽车不会大幅降关税

商务部澄清谣言:进口汽车不会大幅降关税

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请媒体记者提问。

近日网络流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保护期将于7月1日到期,届时汽车等进口商品将因免税而大幅降价。在6月18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入世降税承诺2010年就已履行完毕。

入世保护期5年前就已结束

沈丹阳近日表示,对绝大部分进口产品的降税承诺在2005年1月1日已经执行到位,到2010年1月1日,所有产品的降税承诺已经履行完毕。我国平均关税总水平从入世前的15.3%降到2010年9.8%。这意味着,到2010年的1月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所谓的保护期已经基本结束。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于第二年开始全面下调关税,分10年逐步实施。

“目前外界误读了中国入世15年保护期问题,15年保护期确实存在,但是是保护西方企业的期限,而不是保护中国企业。”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6月17日在天津“2015年于家堡论坛年会”上表示。

龙永图指出,入世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第15条是唯一提到“15年”信息的条款,提及补贴和价格倾销,是一项防止中国企业滥用世贸规则冲击西方企业的措施。

汽车不存在大幅降税

就汽车而言,我国对进口汽车整车和零部件降税承诺在2006年7月1日已经执行到位。汽车整车关税税率从入世前的70%到80%降至25%,汽车零部件的关税税率从入世前的18%到65%降至10%,汽车不存在大幅降税的问题。

目前我国针对进口汽车主要收三种税,包括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排量在3.0以上的汽车会被征收较高的消费税,有时仅消费税一项就高于在国外的出厂价。关税只是导致国内售价与国外出厂价价差的部分因素。

沈丹阳表示,今年7月1日后,我国关税总水平仍会保持基本平稳。

不过,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4个自由贸易协定,自贸协定中会对降税期限做规定,可能有部分进口商品因降税实施期来临而降价。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表示,澳大利亚以及多数与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国家并非以汽车生产为强项,即使未来中国与日本、德国等汽车强国达成协定,考虑到进口整车在本地化、规格、适应拥堵路况等性能上未必符合我国消费需要,即使有一定程度的降税,也不会对我国汽车产业造成巨大冲击。

■ 相关新闻

中国从澳进口乳制品明年逐步降税

中澳自贸协定签订之后,在5到12年内对进口乳制品免税,澳大利亚进口乳制品降价何时来?6月1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复新京报记者称,明年进口乳制品关税不会一下降到零。

6月17日中澳自贸协定签署,中澳两国将对绝大多数货物互免关税,5年至12年之内,我国从澳进口乳制品的平均关税将由目前的12.3%降为零。对此有网友说以后再也不用找代购去买奶粉了,同时也有网友担心会对中国的乳制品行业造成冲击。

沈丹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中澳自贸协定签署的时候确定了分年度执行的方案,并不是从明年1月1日起所有关税都降到零,要经历一个降的过程和幅度,逐步降下来。

沈丹阳表示,总体上,中澳自贸协定肯定有利于促进中国对澳大利亚产品的进口,或者说有利于澳大利亚产品对中国的出口,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一位接近商务部的人士表示,中国跟东盟签自贸协定10年了,当时也有声音担心这会影响国内的水果蔬菜,但实际上这种影响并未发生。

 

 

    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 网友留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大江网立场 ] 昵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零择校催热南昌民办基础教育 进入“战国时代”
-鹰潭:一条深夜暧昧短信引发夺妻复仇血案
-向领导发侮辱短信险遭辞退 原是前同事偷手机陷害
-梳理官员语言暴力“黑榜”:威胁我就是威胁党(图)
-丈夫砍死强暴妻子者被判无期 法院详解何以重判
-女子疑因孩子玩闹纠纷 端开水泼2侄儿(图)
-网曝张铁林私生女疑曝光 “格格”正值妙龄
-赵本山与辽宁大学合同到期 本山艺术学院更名
-英语高考居然考C罗!球迷:足球狗的送分题(图)
-刀锋战士8月获准保释出狱 再遭指控或判15年监禁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